台灣遊記
2014-05-16 14:45:12
「台灣矽谷」新竹總令人聯想到專業而遙遠的高科技園區,但原來新竹是個古代歷史與未來科技碰撞,火花四射的地方,到新竹一日遊,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旅程。
剛到新竹,就看到這座令人無法忽視、如迪士尼小小世界般的城堡式建築,這裡是玻璃工藝館。在成為「台灣矽谷」前,新竹的身分原來是「玻璃王國」。由於擁有製造玻璃所須的矽砂和天然氣,新竹從近90年前開始發展玻璃產業,從工業、醫學用玻璃到聖誕裝飾燈泡,均因品質優良而行銷世界。後來玻璃產業轉型為藝術工藝,打造花瓶、餐具、擺設等產品,設計美感及精緻手工驚艷四方。
由於玻璃業對新竹發展舉足輕重,玻璃工藝館所在地也是精心挑選,大有來頭。玻璃工藝館建築物建於1936年,主要目的為集會、迎賓,如同招待所。而招待的是當時的高級官員、皇族,甚至日本天皇,像是一座在新竹的行館。因此歷史淵源,玻璃工藝館裡的庭園充滿和風特色,藝術街及咖啡館大部分是保留下來、近80年的古建築物,歲月的痕跡令整個園區更添風味。
除了日常的玻璃工藝展覽,工藝館還有不同的工藝班及親子活動,讓遊客發揮創意,自己DIY。每年4月舉辦的國際玻璃工藝藝術節,雲集各地精尖玻璃大師的作品,七彩繽紛,目不瑕給。工藝館與全台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園,已78歲的新竹市立動物園相鄰,動物種類達86種共300多隻,大量可愛動物可供觀賞外,還有河馬、孟加拉虎及馬來熊等難得一見的大型動物。更難得的是玻璃工藝館及動物園的票價均非常親民,分別只要20塊台幣就可以快樂暢遊一整天。
遊玩一番又熱又餓,離開玻璃工藝館直奔新竹美食集中地---都城隍廟廟口。新竹的都城隍廟由名匠王益順打造,巧手精雕,鬼斧神工,台北艋舺的龍山寺也出自大師之手。而都城隍廟因光緒年間求雨靈驗,獲皇上御賜牌匾,成為鎮廟之寶,香火鼎盛。
有人潮的地方就有好吃的,因此熱鬧的廟口漸漸發展成美食區,貢丸、米粉、肉丸、潤餅等小吃,還有附近的冬瓜茶,四果冰都令人恨不得全部吃下肚,但份量十足的潤餅跟香Q彈牙的肉丸,已夠讓我們精力滿滿繼續玩新竹。
走過新竹的歷史,當然也要到新竹的科學未來世界,這次有機會可以到第一家以幹細胞應用技術進駐園區的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璽)參觀,一窺高端醫學科技的秘密。進園後有專人為我們導覽,講解幹細胞的應用技術及台灣在這方面的發展及路向。不說不知,原來台灣在再生及預防醫學的國際舞台上,一直不落人後,幹細胞應用技術更是走在領先位置。
而國璽的目標是以幹細胞應用技術投入更多不同病症的研究,並幫助更多的人擁有健康人生。只要一丁點的脂肪就可以抽取到足夠並多用途的幹細胞,為未來的健康存一份保障,防患未然,也生產多種保健及保養品,功效多多的護膚品成為女士們的恩物。親身到來聽詳細耐性的講解,參觀高規格並嚴密監控的實驗室,才明白再生醫學的重要,同時並不那麼艱深,而是可以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偉大科技。
新竹另一處與未來、科學,以至人文、社經密切相連的地方,就是國立清華大學。而大學同時也見證了新竹發展的歷史,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新竹的清華大學建於1956年,初期以原子科學及理工科為教育重點,菁英輩出。其後發展為文理社經全面型大學。
清華大學校園佔地廣闊,隱藏不少特色景點。景緻優美,綠林成蔭的成功湖正是大學的精神象徵之一,湖畔環湖步道與湖中央的湖心亭,都是清大人的回憶。另外,在清大梅園中,紅梅綠地上有一座造型獨特的涼亭。精薄純白的三角弧形,如飛機一飛衝天時的景象。涼亭為紀念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的首任校長梅貽琦先生而建,故名「梅亭」。
要在清大找個安靜地方休息,享受時光,蘇格貓底閱讀咖啡屋自是不可錯過。簡單優雅的白方框外觀,陽光穿透玻璃,灑在慵懶睡覺的貓咪上,照亮這書香咖啡香盈滿的小店。店裡陳設隨意而豐富,一座由教授捐贈的古董三角琴架子上有古典、爵士、搖滾等CD,還有以貓咪為主角的油畫,懷舊電影海報等結合成濃厚藝術氣息。
一面藍牆上的作家、藝術家、運動員等各路精英的簽名,筆風各異,難得聚首;一如蘇格貓底中的二手書,包羅萬有,文史哲社經,中英法德文書共破萬冊,均由愛書的清大校友兼店主蒐集多年,部分為私人珍藏,只與有緣人分享。
跟蘇格貓底的貓咪說拜拜後,在餘暉中離開清大。從新竹回家的車程中,經過電影博物館、市政府、消防局、火車站等一系列均是由日治時代保留下來的建築。又看見了遠道從上海回來的新竹世博台灣館園區,由台北101設計師李祖原以4層樓高的巨型天燈,結合多媒體科技,晚上播放各種與台灣文化、山水風景相關的影片,呈現台灣之美。親自來走一圈,才知道新竹是這樣一個遊移在古今之間,驚喜不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