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遊記
2014-04-29 17:44:29
晨起,深呼吸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的空氣,一色藍天,翠綠山巒環抱紅屋頂的小房子,晴空萬里。與昨天剛抵埗的陰雨綿綿完全相反,不禁讓旅人如司馬庫斯族人一樣,感謝上天的眷顧,把司馬庫斯最好的一面呈現予大家。巨木群在離部落約5.2公里的地方,也是族人男孩子成年禮必須去的地方,由長輩帶到巨木群膜拜巨木並學習傳統打獵,傳承智慧及守護巨木的責任。來回巨木群需時約4至5小時,對於爬山經驗豐富的族人來說,5公里不算什麼。但對於城市來的旅人,這可是看巨木前最大的挑戰。
天公造美,放晴的部落份外美麗。
司馬庫斯巨木屬紅檜,其中「大老爺巨木」(Yaya Qparung) 已有2500年歷史,周長20.5 公尺,須二十多人牽手才能環抱主幹。巨木形態如張開雙手懷抱萬物,Yaya在泰雅文化裡是媽媽之意,而巨木所在地也是當年日本人攻擊部落時,婦幼藏身之地。2500年來,相當於孔子年代就存在的巨木,正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山林及生活在此的人和動物。
仰望「大老爺巨木」(Yaya Qparung)展開雙臂,壯觀非常,深感人類渺小,心生敬意。
司馬庫斯巨木群共有二十幾棵巨木,當中連「大老爺巨木」在內共有9棵巨木獲列入國家編號管理。走了3小時山路的疲乏,在看到巨木後,慢慢消失無蹤,只專注於欣賞巨木的形態及訝異於大自然的偉大。巨木區裡有以樹幹作的椅子供遊人休息,也有標示讓遊人順序欣賞巨木,並以動線離開巨木區,繼續到其他地方遊覽或回程。
9棵巨木都有清楚標示。
在尋找巨木的路程上,由於怕時間花太多,來不及逛完巨木區,對途中的風景有點走馬看花。反而在回程時,才更有閒暇享受山澗之美。回程途中同樣會經過碎石坡、竹林、溪澗、休息亭,不少旅人都會停下來在溪澗洗洗手,玩玩水,冰涼一下。其中碎石坡路段一邊有形狀大小不一的硬石,偶有滾落,造成危險,因此旅人必須份外小心。另一邊則是全程最陟峭的山崖,往下看令人心跳加速。但偏偏此段風景迷人,可遠眺至塔克金溪,溪流綿延至司馬庫斯祖先遷徒前所在地大霸尖山,飽覽山巒及溪谷壯麗景色。
碎石坡路段俯瞰塔克金溪後,請盡速通過。
回程路上,再次經過整片竹林,幽靜清新,輕風一過,竹葉沙沙,如電影裡武俠高手比武前的場景。竹子對於司馬庫斯族人也是萬用之寶,可用來做桌椅、屏風、當建築材料,甚至做竹筒飯。林間就有竹子做的長椅供旅人稍坐,就地取材正是族人的智慧。
竹木深深,為遊人遮擋艷陽,也為族人提供工藝品材料。
看完巨木群,走完整條古道回來,山上的陽光灑在山谷上,如上帝的光芒,照耀整個司馬庫斯。帶著感動,心滿意足地離開。司馬庫斯族人說「巨木是神賜給我們最大的禮物」,而旅人說「司馬庫斯是神給旅人們洗滌心靈,學會對萬物謙卑的禮物」,謝謝司馬庫斯。
大自然是神給人類的禮物,讓人類學會與萬物共生共存。